betway必威体育

图片
内部办公平台 

2025 年“全国爱牙日”核心信息

发布日期:2025-09-08 浏览次数:729

 

一、科学膳食,促进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

口腔疾病与许多慢性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过量摄入高 糖、高脂、高盐、低纤维的食物,不仅与肥胖、糖尿病、冠 心病、脑卒中、癌症等有关,也和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 密切相关。

建立科学的膳食模式,既有利于牙齿生长发育,预防龋 病、牙周病及牙酸蚀症等口腔常见病,也有利于预防肥胖以 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二、学会鉴别糖类,认识游离糖

糖分为非游离糖和游离糖。非游离糖是指天然存在于新 鲜水果中的果糖、奶类中的乳糖及谷薯类中的淀粉。游离糖 有两种,一种是指在食品生产、制备、加工中,添加到食品 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及糖浆等;另一种是存在于纯果汁、 浓缩果汁及蜂蜜中的糖。

虽然糖是人体所需营养素之一,仍需控制摄糖总量,并 且过量摄入游离糖可增加患龋及肥胖风险。

三、限制游离糖的摄入,科学管理体重

通常意义上的“减糖”,是指减少游离糖的摄入。含糖饮 料、糖果和加工零食是游离糖的主要来源。建议每日摄入游 离糖不超过 50 克,最好低于 25 克,2 岁以前儿童避免摄入游离糖。

在限制游离糖摄入量的前提下,还应减少摄入频率,不 仅有利于口腔健康,也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儿童、成人超重与 肥胖。

四、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pH 值是反映酸碱度的指标,牙釉质脱矿的临界 pH 值为 5.5。 口腔中的细菌能分解游离糖产生酸性物质,导致口腔 pH 值降到 5.5 以下,对牙齿造成直接腐蚀、破坏,进而引发 牙酸蚀症和龋病。

喝含糖饮料或酸性饮料时建议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 齿接触的时间,防止牙酸蚀症和龋病发生。进食后应尽快漱 口,去除口腔食物残渣,缓冲口腔酸性环境。

五、彻底口腔清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牙菌斑是导致龋病和牙周病发生 的最重要因素。除了科学膳食、限糖减酸外,清除牙菌斑也 是促进口腔健康的基础。

刷牙是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最有效的方法,提 倡学会有效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配合使用牙线、牙间 隙刷、冲牙器等辅助工具清洁牙齿缝隙,至少每天早晚各刷 一次牙,晚上刷牙更重要。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使用漱 口 水等可促进口腔清洁。

六、养成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的好习惯

口腔疾病常进展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不易察觉。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

一般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 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编辑:兴隆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